世界和地球有什么不同
世界简史,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我的征途是星之大海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来源:图书借阅柜
一直想了解一下世界历史,初中时历史课不受重视,高中只学了中国史,想通过此书拓展一下对世界历史的了解。
发现此书的写作思路与以前看过的不一样,从地球、生命的产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一段时间,不是光写历史事件,加入了好多思想、哲学、科技、政治、社会、宗教的内容。了解到好多,但也有好多不知道的。
准备先把框架搭起来,再慢慢填充把对世界认识建立起来。
地球 Earth
太阳系八个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为第三颗。是人类所在的行星。它有一个天然卫星——月球,二者组成一个天体系统——地月系统。
地球大约有46亿年的历史。不管是地球的整体,还是它的大气、海洋、地壳或内部,从形成以来就始终处于不断变化和运动之中。在一系列的演化阶段,它保持着一种动力学平衡状态。
1.自转和公转
1543年,N.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一书中首先完整地提出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概念。此后,大量的观测和实验都证明了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
1851年,法国物理学家傅科在巴黎成功地进行了一次著名的实验(傅科摆试验),证明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转周期约为23时56分4秒平太阳时(恒星日)。地球公转的轨道是椭圆的,公转轨道的长半径为149597870千米(1天文单位),轨道偏心率为0.0167,公转周期为1恒星年(365.25个平太阳日),公转平均速度为每秒29.79千米,黄道与赤道交角(黄赤交角)为23°20′。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结合产生了地球上的昼夜交替、四季变化和五带(热带、南北温带和南北寒带)的区分。
地球自转的速度是不均匀的,有长期变化、季节性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同时,由于日、月、行星的引力作用以及大气、海洋和地球内部物质的各种作用,使地球自转轴在空间和地球本体内的方向都产生变化,即岁差和章动、极移和黄赤交角变化。
2.形状和大小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根据月食时月球上地影是一个圆,首次科学地论证地球应是圆球形状。
另一位希腊地理学家埃拉托色尼(约前276~约前194)成功地用三角测量法定了阿斯旺和亚历山大城之间的子午线长度。
中国唐代南宫说于724年在今河南省选定同一条子午线上的13个地点进行大地测量,经天文学家一行(683~727)归算,求出子午线1°的长度。
现在,根据大地测量、重力测量、地球动力测量和空间测量的综合研究,在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公布的天文常数系统中,地球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扁率为1/298。
地球不是正球体而是三轴椭球体,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约长21千米。地球内部物质分布的不均匀性,致使地球表面形状也不均匀。
地球质量(包括大气圈等)为千克,地球体积为立方米,平均密度为5.52克/立方厘米。
3.海陆分布与演变
地球表面的形态是复杂的,有绵亘的高山,有广袤的海盆以及各种尺度的构造。大陆上的最高处是珠穆朗玛峰,海拔达8844.43米,最低点为死海,湖面比海平面低416米;海底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深度达到11034米。
地球的总表面积为平方千米,其中大陆面积约为平方千米,约占地表总面积的29%。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在表面和深部存在液态水的星体。海洋面积约为平方千米,约占71%。海面之下,大陆有一个陡峭的边缘。
以平均海平面为标准,地球表面上的高度统计有两组数值分布最为广泛:一组在海拔0~1000米之间,占地球总面积的21%以上;另一组则在海平面以下4000~5000米之间,占22%以上。
在地球表面水的总量约为立方千米,其中淡水为立方千米,只占总水量的2.5%。
洋底岩石年龄小于2亿年,比陆地年轻得多,陆地上到处可以找到沉积岩,说明在地质时期这些地方可能是海洋。
1912年A.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说,认为海洋和大陆的相对位置在地质时期是变化的。
20世纪60年代初H.H.赫斯和R.S.迪茨提出海底扩张说,认为全球洋盆演化是洋底扩张的结果。
此后板块构造说进一步解释了地球的运动。板块分裂造成大洋的形成,整个洋底在2亿年左右更新一次;板块挤压运动形成巨大的山系,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
4.结构和组成
地球是有生命的行星,它由不同物质和不同物质状态组成的圈层构成,即由固体地球、表面水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所组成。
随着科学的发展,它们分别成为固体地球物理学、地质学、海洋科学、大气科学和生物学主要研究的对象。
4.1.地球内部结构
根据地震波速度观测的结果,发现地球内部存在全球范围的速度间断面(如莫霍界面、古登堡界面和莱曼界面等)。用这些间断面可将地球分成不同的圈层。
20世纪80年代,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发现地球内部结构有很大的横向非均匀性,但总体上是径向分层的。主要分成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① 地壳。固体地球的最上层部分,其底部界面是莫霍面。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有明显的不同,而不同地区大陆地壳厚度相差也很大,从20多千米到70多千米;海洋地壳仅几千米。地壳还可进一步分成不同的层,横向变化也很大。
② 地幔。地壳下由莫霍面到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地幔可以进一步分为许多层。目前已确定的全球性间断面有410千米间断面,是山橄榄石到β尖晶石的相变形成;660千米间断面,是由尖晶石到钙钛矿和镁方铁矿相变形成,660千米间断面是上、下地幔的分界面。
③ 地核。地心到古登堡界面之间的部分,又可分为外核和内核两部分,它们之间的分界面为莱曼界面,深度在5149.5千米。地核主要由铁、镍及少量的硅、硫组成。外核为液态,内核为固态。
4.2.地球内部物质组成
地震波的速度和物质密度分布提供了研究地球内部物质组成的约束条件。地核有约90%是由铁镍合金组成。但还含有约10%~20%的较轻物质,可能是硫或氧(但也有人认为地核含有21%的硅,11%的硫,7%的氧)。
上地幔的主要矿物是橄榄石、辉石和石榴子石。在410千米的深处,橄榄石相变为尖晶石的结构,而辉石则相变为石榴子石。在520千米的深度,β尖晶石变为了尖晶石,辉石分解为尖晶石和超石英。在660千米深度下,这些矿物都分解为钙钛矿和氧化物结构。
在下地幔,矿物组成没有明显的变化,但在地幔最下的200千米中,物质密度有显著增加。这个区域是否有铁元素的富集还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地壳中的岩石矿物是由地幔物质分异而成的。
4.3.地球总体成分
可通过两种途径求得。其一根据地球各圈层的密度、质量分配以及对地幔成分和地核成分的基本假设进行近似的估算。另一种是基于地球起源学说以及对陨石比较研究的结果,选择特定类型陨石的成分作为建立地球总体模型的基础。
由于大气、海洋只占地球总质量的0.03%,地壳只占不到总质量的1%,所以地球的总体成分基本上决定于地幔和地核。
1982年R.G.梅森假设地核的铁镍合金具有球粒陨石金属相的平均铁、镍成分,地核金属相占地球总质量的27.10%;据球粒陨石金属相中还含有一定成分的陨硫铁,计算出地核中含FeS总量为地球总质量的5.3%。
而地幔加地壳的成分与球粒陨石硅酸盐相的平均化学含量相同(硅酸盐加少量的磷酸盐和氧化物),其质量为地球总质量的67.60%。据此梅森计算得到地球成分见表2。
表2中地球总体平均化学成分的数据尽管不够精确,但是已说明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地球质量的90%是由Fe、O、Si和Mg四种元素组成。含量超过1%的其他元素为Ni、Ca、AI和另外7种元素Na、K、Cr、Co、P、Mn和Ti的含量介于0.1~1%之间。
由此可知地球物质组成的某些特点。首先,由于元素与氧的不同亲和力(根据氧化物的生成自由能),氧化镁、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钠和氧化钙先于氧化亚铁而形成,在氧不足的条件下,绝大部分的铁和镍将呈金属状态存在。各种氧化物将结合成为硅酸盐,例如氧化镁和二氧化硅结合成(辉石),或者形成(橄榄石)。
当达到一定的重力平衡状态,绝大部分致密物质向地心集中,并发生分层作用,形成致密的金属核和密度较小的硅酸盐地幔。
丰度低的元素受到各种地球化学作用制约而在地球各圈层之间进行分配,如铂、金等倾向于同金属铁结合集中到地核,而亲氧元素铀等则同较轻的硅酸盐组合而集中在地球上部。
其次,可以合理地设想,地球曾经被加热达到全部或部分熔融的状态,低熔点的挥发性组分(水、二氧化碳、氮、氩)逸出,形成大气圈。
地幔中富含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铝、氧化钠和氧化钾的易熔和较轻的物质上升到表层如地壳。
因此,早期的地球分离为地核、地幔、地壳、海洋和大气等层圈构造。已有的证据表明,约在40亿年以前,地球就已经接近于现在的层状结构状况。
4.4.水圈
地球表层水体的总称地表的自由水有97.3%形成海洋,另有2.1%以冰的状态固结在两极。其余部分则以河流、湖泊及地下水的形式存在。
大量液态水的存在是地球的一大特点。
海水平均含溶解的盐类约占海水总质量的0.35%,主要为氯化钠,具弱碱性。雨水及河水中的溶解物不多,大部分为碳酸氢钙,而略呈酸性。雨水可由工业废气中获得二氧化硫,成为酸雨。河水每年平均可由其流域中每平方千米带走100吨的物质,其中约20%在溶液中。
水圈与地壳的上部有较大程度的重叠。地下水可以环流到地壳内数千米的深度,受热并与岩石发生反应再回到地面。陆地上火山活动地区常有热泉及其他地热现象。在洋脊也有相似的热水活动,在喷出含有金属硫化物的黑烟囱处,温度可达300℃,且有生物群生存在这种环境中。
4.5.大气圈
地球外部的气体包裹层。它与水圈相互作用。
太阳的热能使海水蒸发,凝结成云,形成降水。陆地上的降水,形成径流,由地面或地下返回海洋。
由地面至约15千米高度的大气层为对流层,其上至50千米高度的大气层为平流层由平流层顶面向上至80~85千米为中间层。更向上到500千米左右高度为热层。500千米高度以上为外逸层。
大气圈的温度高度而变化,对流层内温度随高度而降低。向上在20~50千米之间温度又有所增高。在中间层内温度又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最低可达-100℃。在热层内温度又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外逸层是等温的。
大气圈主要成分为氮、氧、氩、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底部100千米范围内成分稳定。大气密度在地面大约为1.2千克/立方米,在100千米高度降为千克/立方米。在距地表10~50千米为臭氧层,此层中臭氧虽属次要成分,但可以吸收来自太阳的大部分紫外线辐射。
根据大气电离特性,大气圈可分成中性层、电离层和磁层。
地表至60千米左右为中性层,由中性气体组成,一般情况下带电离子少。
在大气圈中60~500千米(或1000千米)高度范围内为电离层。其中由于电离作用而使部分原子和分子带电,形成离子与自由电子共存的状态。电离层的电子浓度大致由平流层开始,到中间层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大,在热层达到最大值,再向外即与外逸层重叠。
电离层之外为磁层,即地球磁场影响的最外部分,离地面高度1000千米至数千千米。磁层中离子化最完全,致使形成等离子体,并受地球磁场的影响。在3000千米及1500千米高度上被地磁场捕获的带电粒子具有特高的强度,形成范艾伦辐射带,它连同磁层的其他特点是人造卫星用于太空探测以来的新发现。
4.6.生物圈
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特殊圈层。它包括大气圈的下部,岩石圈的上部和整个水圈。
生物圈的成分、结构、动力学和空间分布的最重要特征是由活的有机体的活动决定的。这里有大量液态水,有来自太阳的充足的能量,有介于物质的液态、固态、气态之间的界面。
在这里,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进行着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地球物质进行着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从而形成生物圈物质运动的不断发展过程。
5.地球重力场
地球重力作用的空间。作用在地球表面上的重力是地球质量产生的引力和地球自转产生的惯性离心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离心力对重力的影响随纬度的不同而呈有规则的变化,在赤道最强。同时,由于地球不同部位的密度分布不均,也会引起重力的变化和异常。因此,重力异常可以提供地球不同部分密度变化的信息。
6.地球磁场和磁层
地球具有磁性,它周围的磁场犹如一个位于地心的磁棒(磁偶极子)所产生的磁场。这个从地心至磁层边界的空间范围内的磁场称为地磁场。
地磁场是非常弱的磁场,其强度在地面两极附近最强,还不到1高斯;赤道附近最弱处通常将地磁场看成是一偶极磁场,连接南北两极的轴线称为磁轴,目前磁轴与地轴的交角大约11°。磁轴与地面的交点称为地磁极,磁极的位置具有长期变化,目前北磁极的坐标在北纬78.5°、西经69.0°附近。
实际上地磁场的形态是很复杂的,它有显著的时间变化。变化可以分为长期的和短期的。地磁场长期变化来源于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短期变化来源于电离层的潮汐运动和太阳活动的变化。
电离层中的电流体系可引起地磁场的日变化,极区高层大气受带电粒子的冲击而产生极光和磁暴。太阳和地球中间有称为太阳风的等离子体。地球磁场在向太阳的一面受太阳风的作用而压缩,在背太阳的一面则被拉伸,从而使地球磁场在地球周围被局限在一个狭长的称为硭层的区域内。
由此可见,磁层是在地球周围被太阳风包围,并受地磁场控制的区域。磁层的外边界则称为磁层顶边界层。
磁场的强度和方向不仅因地而异,也因时间不同而有变化。在地质历史时期磁极曾多次倒转。
地磁场主要起源于地球内部,来自空间的成分不足总量的1%。地球磁场的起源和它在地史期间的变化,与地核的结构和物质的相对运动所产生的电流有关。
地球磁场的存在使地球免受太阳风的直接影响,磁层的存在对大气的成分和地面气候起重大的作用,并因此而影响到地球上生命的发展。
7.地球内部温度和能源
地面从太阳接收的辐射能量每年约有@%¥#¥……%¥焦,但绝大部分又向空间辐射回去,只有极小一部分影响地下很浅的地方。浅层的地下温度梯度约为深度每增加30米,温度升高1℃,但各地的差别很大。由温度梯度和岩石的热导率可以计算热流。由地面流出的总热量为瓦。
地球内部的一部分能源来自岩石所含的铀、钍、钾等元素的放射性同位素。估计地球现在由长寿命的放射性元素所释放的热量约为瓦,少于地面热流的损失。放射性生热少于地球的热损失可能有使地球逐渐变冷的趋势。
另一种能源是地球形成时的引力势能。假定地球是由太阳系中的弥漫物质积聚而成的,这部分能量估计有焦,但在积聚过程中有一大部分能量消失在地球以外的空间,有约焦的一小部分能量,由于地球的绝热压缩而积蓄为地球物质的弹性能。
假设地球形成时最初是相当均匀的,以后才演变成为现在的层状结构,这样就会释放出一部分引力势能,估计约为的焦,这将导致地球的加温。
地球是越转越慢的,地球自形成以来,旋转能的消失估计大约有焦,还有火山喷发和地震释放的能量,但其数量级都要小得多。
地面附近的温度梯度不能外推到几十千米深度以下。地球内部自有热源,所以地下越深则越热心地下深处的传热机制是极其复杂的。
在岩石层,传热的主要机制是热传导;而在地幔及外核,主要的传热机制是热对流,当然,这其中还包含其他的传热机制。
根据其他地球物理现象的考虑,地球内部某些特定深度的温度是可以估计的:在100千米的深度,温度接近该处岩石的熔点,约为1100~1200℃;在410千米和660千米的深度,岩石发生相变,温度各约在1400℃和1700℃;在核幔边界,温度在铁的熔点之上,但在地幔物质的熔点之下,约为3400℃;在外核与内核边界,温度约为4600℃,地球中心的温度约为4800℃。
有了这些特定深度的温度估计,就可以根据主要的传热机制推论球对称地球模型下的温度分布。地球内部温度的分布对研究地球的演化和运动是极其重要的,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8.地球年龄
根据用多种同位素年代学方法测定陨石、月球和地球古老岩石的结果发现,太阳系各天体形成的年岭比较接近,形成先后的时间间隔约为1亿年,因此各种宇宙年代学测定的天体物质的年龄结果可以互相对比,并提高其可靠性。
目前测得太阳系元素的合成年龄为62亿~77亿年,太阳星云凝聚成各行星,包括地球的年龄为45.4亿~46亿年。应用同位素地球化学定年方法还给出了地球演化历史中各地质时期的精确的时间坐标。
9.地球上生命起源和发展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和人类活动的行星。地球上原始生物蓝藻、绿藻遗迹在年龄为35亿年的岩石中即有所发现。
虽然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但是大概可以追溯到40亿年前。地球早期的大气成分主要由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氮气,以及山火山喷发出其他气体组成,在此情况下,生命必须由无氧的环境中开始,而氧进入大气则被认为是由于生物活动的结果。
最初,氧在大气中的含量只能徐缓地增加,估计在距今20亿年时含量约为现在的1%。当大气中的氧增加到能够出现具有保护性臭氧层以后,生物才能在比较浅的水中生活。具有光合作用的生物的繁殖,又促进可以呼吸氧的动物的发展。
多细胞生物的最初痕迹见于年龄约为10亿年的岩石中。在距今约7亿年时,复杂的动物,如水母、蠕虫以及原始的介壳类动物已经出现。
到距今约5.7亿年,即前寒武纪和寒武纪之交,具有硬壳的动物大量出现,而使大量化石得以在岩石中保存。在此时期,海洋生物有突然的发展。
鱼类出现在奥陶纪;志留纪晚期,陆地上已有植被覆盖。石炭纪海中出现两栖类。爬虫类和最初的哺乳类出现在三叠纪,但到新生代开始哺乳类才大量繁殖和扩散。
生物的发展虽然表现有平稳的演化进程,但化石的纪录也显示了在整个显生宙时期有周期性的大量植物和动物种属大致在同一时期消失的现象。这种灾变的原因久经探讨,有些学者认为可能是由于陨石或小行星的撞击引起的。但是,也有学者指出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在同一时期受到影响。这个问题尚待进一步的研究。
10.空间探测地球
1947年一个小型V-2火箭在160千米的高空取得第一幅自空间俯视地球的照片,成为地球空间探测的开端。
1957年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后,从空间观测地球逐步成为地球科学的常规手段。
地球约从46亿年前诞生以来,气候和环境一直在持续地变化,太阳演变、火山活动、地壳运动、天体陨击、大气和海洋形成和变化、生命出现等致使地球成为一个活跃的和动态的行星,空间探测有助于认识、了解和预测地球演化的走向和前景。
推荐书目
傅承义. 地球十讲. 北京:科学出版社,1976.
Frank Press and Raymond Siever, Earth. 4th ed. New York: W. H. Freeman and Company, 1986.
TARBVCK E J, LVTGENS F K. Earth Science, 8th ed, Upper Saddle River, N. L: Prentice Hall, c1997.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2版)》第5册,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9年
中国科学家与艺术家合作,开启全新的赏月模式:通过高科技手段,让人们领略细如粉末的月尘中隐藏的美丽微观世界。
这是7月7日拍摄的嫦娥五号月壤中的一颗玄武岩碎片的正交偏光显微照片。(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2020年底嫦娥五号完成中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中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样品的研究刷新了人类对月球演化的认知。
“去年我们团队第一次拿到嫦娥五号样品的那一刻,那种激动和自豪终生难忘。”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蔚说。在14亿中国人中,他是为数不多可以近距离接触月壤的人,不仅可以“举头望明月”,还可以低头赏月壤。
“月壤几乎覆盖了整个月球表面,它就像是历史书,月壤中每一粒尘埃都能讲述那个星球上曾经发生的故事。但月壤比发丝还细小,不借助先进的显微设备根本看不清。对绝大多数人而言,月壤是一本天书,看不清也看不懂。”杨蔚说。
这是4月10日拍摄的嫦娥五号月壤中的一颗玻璃珠的横截面背散射电子图像。(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去年第一次拿到月球样品时我们急着获得新发现,我看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现象,却来不及用最好的方式记录下来。今年初我们再次申请到月球样品,我希望能把我看到的月壤用最美的方式记录下来,我觉得有责任把这美丽的微观世界、这读懂天书的喜悦分享给公众。”杨蔚说。
为此,杨蔚联合来自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专家以及中央美术学院的艺术家,利用显微成像和摄影、图像融合和处理、三维重建和虚拟现实技术等,从科学和艺术的视角呈现月壤之美。
技术人员用355微米孔径的筛子,从获得的月壤样品中筛出较大的146个颗粒,给每个颗粒编上号;显微摄影专家把沉重的器材搬到科学家的实验室;艺术家指导如何在拍照时打光,如何为照片调色;科学家琢磨如何把微小的月尘固定住,营造适合的拍摄环境。
他们给月壤颗粒做了高清CT,根据内部结构为它们分类;又利用景深合成显微摄影技术,给每个颗粒都拍了高清照片。为了达到展出的效果,每一颗颗粒都要在电子显微镜下分别拍几百张局部照再拼合起来。就这样从冬天拍到了夏天。
2月20日拍摄的嫦娥五号月壤中一颗直径只有0.5毫米的玻璃珠的显微照片,玻璃珠表面映出镜头的影像,像只圆圆的眼睛。(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在月壤的微观世界里,杨蔚见到一颗直径只有0.5毫米的圆圆的玻璃珠,由于它的反光太强非常难拍,玻璃珠的表面映出镜头的影像,最后拍出的照片像一只带着瞳孔的圆眼睛,惊讶地望着这个世界。
那些来自月球的尘埃太小了,一不小心就会在地球的空气中飞走。杨蔚想了很多办法将它们固定住,一开始想用胶带粘,又怕粘性太强之后取不下来,最后使用静电吸附在盘子上。
杨蔚说,很多月壤的独特现象他以前只在文献中读过,从未亲眼见过。比如,与地球土壤不同,月壤里有很大一部分是玻璃。由于地球上有大气,小陨石会在大气中燃尽无法落到地面。但在没有大气的月球,细小的陨石以高速撞击月面,在高温的作用下使得微米尺度的局部发生了熔化,再与其他细小的月壤颗粒粘连成各种奇形怪状的黏结物。在他拍摄的月尘中就有一粒形态酷似宠物小狗。
2月19日拍摄的嫦娥五号月壤中的一颗黏结物的显微照片,形态酷似一只宠物小狗。(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供图)
在一种名为正交偏光显微图像中,人们能看到月壤颗粒中矿物形成色彩斑斓的图案,有花、有蝴蝶、有星星……
“这些色彩是由于光的干涉造成的,这是鉴定矿物的常用方法,尽管现在已经逐步被电镜技术取代,但它呈现出月壤美丽的一面。”杨蔚说。
在高清CT和显微摄影的基础上,计算机专家制作了月壤颗粒的三维重建,又模拟了嫦娥五号着陆区正午时分太阳光强度和角度,呈现出这些月壤颗粒还在月球原地本来的样子。
9月2日,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蔚通过显微镜观察月壤。新华社记者喻菲摄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副研究员高林说,月壤分析和三维重建是个未知领域,能够参与探索这一未知领域是令人激动的。“我们对重建的月壤三维模型进行艺术化展示,结合VR/AR技术,让普通民众能通过手机或电脑与月壤颗粒互动,感受月壤的美丽。”
这些成果10日在中央美术学院揭幕的“阅壤——月壤科研成果主题艺术展”上与世人见面。
展览策划创制团队成员、中央美院教师王沂说,这次展览中,科学家、艺术家、工程师基于各自所学,集思广益,共同创制,既有严谨的知识性,也有互动的趣味性,更有美感的新体验。
“这种呈现从视觉上有一种‘尽精微,致广大’的感受,不足发丝粗细的月壤颗粒竟然蕴含着这么丰富的万千世界。而透过表象看是它背后蕴藏着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无限可能。这次的月壤呈现尝试将前沿的科学内容借用艺术的思维让大众触手可及,在体验宇宙奥秘的同时伴随着对大众审美感知的培育。”王沂说。
杨蔚说:“科学刚刚诞生的时候,几乎所有的科学家同时也是艺术家。几百年后的今天,社会高度分工,科学和艺术分道扬镳,我们要重新融合科学与艺术。技术支撑了科学与艺术的融合,科学探索启发艺术创作,艺术想象引领科学研究。”
转自新华社 记者:喻菲、杨春雪
来源: 人民网
上一篇:三七和当归有什么不同
下一篇:上山下乡大约是什么时候开始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