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力》之分离焦虑案例分享
《游戏力》之分离焦虑案例分享
转自“陪蜗牛散步”育儿群
郑州一位妈妈的分享:
来自兜兜妈妈和兜兜的故事
1、题目:离别时,请让我来承受这种“被抛弃”的无力感吧
早上送兜兜去幼儿园的路上,他突然跟我说:“妈妈,我好困!”这孩子早上五点四十就醒了,怪不得会困。孩子困的时候会特别情绪化,果然,今天入园不太顺利。
该告别离开的时候,他不同以往的干脆利索,而是拦着我要抱抱,我马上抱起他,他嘟囔着:“妈妈不要走……”没精神的瘫软在我的怀里,眼泪也流出来了,我温和的说:“兜兜不想让妈妈走,妈妈也不想走,可是……”解释很多,理由也有很多,“魔法亲亲”和“飞吻”也做了好几遍,但兜兜还是不买账,反而更粘我了。
这时我突然有一种感觉,虽然我嘴上不停地说不想离开孩子,但我下意识在把他往外推,孩子肯定能感觉的到的,这是一种不被爱,“被抛弃”的感觉,非常被动,非常无力,让人不好受。想到这些,我不由得把孩子搂的更紧了,我不再讲道理,解释,找理由,只是静静地抱着他。
可能抱的太紧,孩子倒有点挣扎了,我灵光一现:“就让我来当那个被抛弃的人吧!”于是我夸张地说:“兜兜不要离开我!妈妈舍不得你!不要走啊!”兜兜果然一边哈哈地偷笑,一边挣脱得更厉害了,一溜烟就跑进了教室,我不甘心地“给自己加戏”,追到了门口,结果还有个“见义勇为”的小朋友把我挡住了(哈哈难道我是来抢孩子的后妈吗?)跟兜兜“拜拜”后,我很“失望”地离开了。
当孩子有了掌控感,什么问题都不再是问题了。
2、另一种情况:当孩子感到你要离开的时候,你如何合适地走开
因为孩子感知到朦朦胧胧中妈妈会不辞而别,所以才会格外敏感。建议下次孩子迷糊中你离开时,不妨轻轻在他耳边说:宝宝,妈妈要去上班了哦。然后在他脸上亲一口,安抚加注视一会儿,让孩子感觉到你的不舍。不过,鉴于孩子已经有相当严重的分离焦虑,刚开始这样做肯定会引起他的哭闹,这时就要接纳情绪了:“宝宝舍不得妈妈离开所以很伤心是吗?伤心难过想哭就哭一哭吧,妈妈可以抱着你,妈妈很爱很爱你。”然后等他自我平复下来,可以玩一些游戏给他的杯子里“蓄水”。我知道做这些都需要时间,对于职场妈妈很难,但是安全感对于一个孩子,或者是一个人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可以说孩子的一切表现都以安全感的水平为基础,现在的一些付出对于以后孩子的成长教育是事半功倍的效果。建议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早点休息,多给早晨预留一些时间处理这些事情。相信你只要你能做到“温柔的坚持”,孩子会理解妈妈上班是还会回来的,不管妈妈离不离开我都是爱我的,这会增加孩子的内心力量。切不可再去欺骗和不辞而别。
3、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
分享一下今天早上发生的事情跟大家谈一下接纳孩子有多重要。孩子早上起床后情绪不好(起床气),奶奶急着让孩子去幼儿园,催了一句,这句话跟导火索一样点燃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吵着:“我不去幼儿园!我不去幼儿园!”我心里知道孩子未必是真不想去幼儿园,因为这几天他在幼儿园都很开心,每天入园都很顺利。但是孩子现在有了情绪,我是要无条件的接纳的,我开始“积极聆听”:“兜兜今天不想去幼儿园。”一说这个,孩子情绪明显缓和一点了。(因为我一没问他为什么,二没讲道理,三没有生气,我表示听到了他的话,一个被听到被看到的孩子就会感受到尊重。)“嗯,我想在家里玩玩具。”“你觉得在家玩玩具比幼儿园有意思?”(哈哈一说这个,我都感受到了家人不理解的气场,这不是把自己往沟里带吗?)“嗯妈妈陪我玩嘛!”“你想让妈妈陪你在家玩一天玩具,妈妈感到很为难,因为妈妈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兜兜又开始有情绪了,我抱着他,装作自言自语道:“唉我也好想陪兜兜在家玩啊,但是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怎么办怎么办?”兜兜说:“那我一个人在家玩玩具。”我说:“我可不放心把宝贝兜兜一个人留在家里啊!万一有坏人来敲门怎么办?”兜兜不说话了,开始纠结。我问他:“是不是在幼儿园想妈妈了?”兜兜点点头。我说“我也想兜兜,想兜兜的时候我就会看看兜兜的照片。”接下来,兜兜终于说了一句让我如释重负又很感动的话,他说:“我可以看看邦尼(他带去幼儿园的毛绒玩具)”我趁热打铁的说:“邦尼好想去幼儿园啊!”他搂着邦尼说:“邦尼,咱们去幼儿园吧?”我又开始模仿邦尼欢呼雀跃的样子。。。孩子的情绪也被感染了。然后很顺利很开心的去幼儿园了。
我知道当父母的都很头疼听到孩子说不愿意去幼儿园,一听这句话都会本能的不接纳,会立刻想办法去劝,去讲道理,我以前也这样,我会说:“幼儿园的小朋友都想跟兜兜玩啊!”“你昨天不是在幼儿园很开心吗?”“幼儿园都好玩啊!”其实这些话的潜台词都是对孩子的不接纳,都是一个侧面的否定,孩子很容易排斥,这就是为什么劝说不管用的原因,即使你说的再正确再正当。很多时候要倾听孩子,多站在孩子的视角考虑,表示你的尊重和理解,同时讲出你的感受,这才是有效跟孩子沟通的方式,不仅有效也能体现你对孩子的爱和尊重。
最后,还是想要强调:不要指望某一个游戏成为立刻解决分离焦虑的速效药,也不要期待孩子一下子就可以彻底独立。
要慢慢来,一方面持续用爱为孩子蓄杯,让他感受到你们之间的联结。同时,一步一步地引导他面对自己的感受,尝试新的探索。
别忘了,每一次轻推孩子走向独立的时候,都要用更多的时间去拥抱他、抚慰他,满足他对安全感的需求。
4、洋洋与妈妈的约定
洋洋上幼儿园这么久了一直都没有适应,为妈的其实挺焦虑的,不过一直以来我都没有说什么,最早的时候是去幼儿园的路上哭,跟他共情角度互换,但还是不开心,从10-11号开始一直持续到10-31号这么多天去上幼儿园一直是哭着进教室的,每次我要开始走他就粘我身上不肯下来,在此期间我跟他共情,去幼儿园路上玩追赶游戏,到了门口依然是哭。
星期二的时候,他们老师同我说,今天我和蒙老师一起找洋洋谈话,每次进教室哭是因为在觉得幼儿园不好玩还是同同学相处的不愉快呢,老师说到这里洋洋就开始大哭。
刚好最近在学习游戏力的深度微课,我明白了洋洋为啥老师这么说他会哭,他的本能系统感觉到的是老师给了他的压力,他感觉到了害怕,他以为老师要责备他。
回来后吃饭时我就同洋洋说,宝贝,今天老师同你谈话了,老师说你哭的很伤心,他说是的,我说那你告诉妈妈每次不愿意走进教室是你的感觉是什么,我说是害怕难过,他说不是是恐惧(忘记加一句谢谢你告诉妈妈你的真实感受了,也忘记说针对这件事情你想听听妈妈的感受吗,每个人的感觉都是不一样的)
这里我应用的是正面管教的一个解决问题七个步骤的工具),我说其实妈妈也对你进教室这件事情一直持续的哭也是很担心无奈无助,我说你想想有没有什么东西身上有妈妈味道的让他一起陪你上幼儿园,他不啃声,我说那要不还是老规矩,妈妈先给你充电,要充八分钟还是五分种你来决定,洋洋说充电五分钟,我说充完电后妈妈送你进教室,之后你要妈妈站在教室外面看你几分钟,他说四分钟,我说那的,那我们就按我们说好的明天试试效果如何。
我说洋洋需要什么手势可以提醒你来遵守约定吗?他说拍拍手或者是二个手的手指捏捏或是二个拳头碰碰都可以,我说好的,那明天我们就按我们说好的来试行。
第二天(星期三)到了幼儿园,闹钟响了我提醒他时间到了,进去的时候就不肯,有点要哭出来了,我说洋洋还记得同妈妈的约定吗,你说妈妈只要拍拍手洋洋就可以开心的进教室,后面忍住没有哭。我后面特意进去说妈妈看到我们的约定有效果了,谢谢你的配合。
星期四昨天我说充电模式启动,插入插座,充电开始,滴滴充电已满(把他身上的每个部分都依次充电),后面我说小手充电完毕,小脚充电完毕,小脑袋充电完毕,小肚子充电完毕,小屁股充电完毕,现在洋洋身上充着能量,我说现在是洋洋自己走进教室还是妈妈抱你走进教室,当然还是会耍赖,不过他还是会选择。
星期五今天我依然是开始给他充电,按照昨天的方式开始,今天他带了个拼图,把拼图放我嘴上充电,我说程序出错,程序出错,他就一直咯咯的笑,后面的时候我说时间到了,他说不行还没有充满电,我说那妈妈再转你三圈你就进去怎么样,他说要五圈,转完后我抱着他进去很开心的跟我说88。每天回来我会说一句今天洋洋进教室没有哭,谢谢你遵守我们之间的约定。
和《游戏力养育》这本书结缘,因观察到我家孩子对于好玩的东西总是特别投入,对枯燥的东西总是兴趣缺缺。
孩子正在学少儿编程,每次我拿几题编程题目给他做,他就马上要打哈欠了,但是给他一个任务,让他用自己所学的编程知识去设计一个小游戏,他马上就会像打了鸡血似的精神满满,整个过程全神贯注地拖拽、测试,有时还玩得哈哈大笑。
我忽然意识到“好玩”在孩子心里有多重要。我联想到现在很多厌学的孩子,以及很多剑拔弩张的亲子关系。这一生,我们生育孩子,养育孩子,最重要的是为了什么?我想,重最要的,不单是孩子是否成功成才,还有和孩子保持温暖亲密的亲子关系。
是否存在一种教育方式,能够真正从孩子的天性出发,既能让孩子的接受度高,还能让父母和孩子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
于是我找到了《游戏力养育》这本书。该书的作者是美国杰出心理学家、儿童发展教育学家劳伦斯·科恩,同时他也是游戏力养育理论提出者。这本书对我的育儿思路有了很大的启发。
游戏力养育是什么?
“游戏力养育,不仅仅是一些方法和游戏,更是一种以亲密亲子关系为中心,兼顾科学和以人为本理念的养育价值观。一种真正看见孩子的方式。”
可见,游戏力养育是一种更温和的养育态度,它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像春风细雨一样滋润孩子,让他们放松快乐,而不会一直处于严肃紧张的状态。
为什么孩子需要游戏力养育?
我们大人好像长大了很久很久,早已忘记当自己还是个孩子时喜欢什么了,所以才会有那么多大人在教育孩子时总是大谈特谈大道理,甚至靠打骂来教育。教育没有效果不说,和孩子间的关系也恶化了。
孩子的天性不爱严肃正统枯燥的东西,喜欢和接受轻松愉快的东西。前几天打开喜马拉雅app给孩子听西游记的故事,开头一句是“很久很久以前,天下被分为四个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湛部洲和北俱芦洲...”,孩子一听就捂住耳朵大叫不听不听,后来却越听越乐,原来是趣说西游记:天庭上的美猴王玩直播、唐僧是个超级自恋狂等等。虽说笑点有点无厘头,但故事的主线没变,孩子听得眉开眼笑。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用他们的语言来教育,往往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游戏力养育怎么做?
一、通过“联结-向内看-轻推”三角模型,迈出游戏力教育第一步
游戏力养育最核心的是三个元素是联结、向内看和轻推。通过这个三角模型,聚焦养育的核心基石——亲密的亲子关系。
联结
联结是本书中的高频词,也是游戏力养育的核心。什么是联结?用作者的话说,联结本质是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积极关系,能被彼此感受到的情感纽带。和孩子间的信任、接纳、爱、分享等都是联结。联结像一座桥,让父母得已走到孩子的心里面。那么怎样建立和孩子的联结呢?答案就是通过游戏和情绪理解。
有件发生在我和孩子之间的事,很好地印证了“联结-向内看-轻推”式的游戏力教育的有效性 。
我家孩子是个高需求的敏感孩子,联结断裂简直是家常便饭。有天晚上,因为孩子沉迷于视频,三请四催不去阅读,甚至愤愤地说:我根本不喜欢阅读!我听到后觉得很受伤,因为这个热爱读书的人怎么能接受自己教育出来的孩子不爱阅读呢,就忍不住狠狠口头教育了他。他便小脸一沉,怒火冒起,开始作妖干各种坏事,把我的护肤品藏进衣柜、床头柜,把我的口红掰断,把被子扔掉床底下...想方设法激怒我。我终于忍无可忍了,洪荒之力喷薄而出把他狠揍一顿。我很痛苦为什么孩子这么不懂事,道理说了不听反而更捣蛋。
向内看
向内看,鼓励家长通过看向自己的内心,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察觉,发现最深层的养育价值观,另一方面也要看向孩子内心,看到他表现行为下的感受和需求。
在我的洪荒之力发泄完后,我走出家门找了个安静的地方好好冷静一下自己。情绪平复之后,我思来想去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我试着向内看,看到我望子成龙、恨铁不成钢的一颗心,看到自己在盛怒之下变成了“原始脑”,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看到孩子年纪小自控力不足,以及在我生气后通过捣蛋想要吸引我的注意、证明我还爱他的小小心思。忽然一切都想通了,气也消了一半。
回到家后我真诚地和孩子道了歉,并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一切释然了。
轻推
轻推,即温和地推动孩子进行改变,既坚定又有爱,既有指引又没压力。
接下来的时间里,我试着慢慢帮他建立对阅读的兴趣:和他约定好每天看视频和阅读的时间,遵守时间会有小奖励;不禁止他看漫画书,帮他买或借他喜欢的漫画书,先帮他建立对阅读的良好感受;亲子阅读时不再是盯着他完成了多少页,而是和他一起读,并由他来选择怎么读,是一人读一句呢,还是他读旁边我读对话;每周带去少儿图书馆,用里面人人如痴如醉地读书的氛围来影响他,由他自己选择看哪本书、看多久。
慢慢的,他对阅读没那么抗拒了,甚至有时可以看到他自己拿起书柜的少儿百科全书在那翻。这样的变化令我非常意外。现在看来,我当时不知不觉在进行的教育方式就是游戏力养育,值得高兴的是,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收获。
二、让孩子按自己的节奏成长
和每个生命阶段的孩子玩耍
孩子是一点点长大的。从生命之初到成年,每一阶段的孩子都有其独特的特征。了解每个阶段的孩子的特征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以及和孩子建立亲密关系。
书中列举了很多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游戏,十分有趣,例如:婴儿时期的躲猫猫,帮助孩子感受和父母的短暂分离;幼儿时期的大人争夺宝宝游戏,帮助孩子感受自己在家、在大人心里的重要性;以及更大点,上学游戏帮助孩子克服上学焦虑等。
和孩子一起玩的游戏并不一定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有时,看起来很傻的、毫无目的性的,只是陪孩子玩在当下的游戏,也能让孩子玩得很开心,感觉和父母的联结更深了,例如:超级慢动作假装打架游戏、冰冻舞蹈游戏、手指射击游戏等。
我有次和孩子吵过嘴后很内疚,想了个游戏来修复我们之间的关系。我假装是一只小蚂蚁,把两只手放在头顶当触角。我用我的“触角”轻轻碰碰孩子的头说:“如果你原谅我,就用你的触角跟我的碰一碰吧。”
孩子一听很新鲜,马上也学着我的样子举起手当触角愉快地和我的碰了碰,然后他还想出更多玩法,用他的耳朵蹭蹭我的耳朵,用他的鼻子碰碰我的鼻子,甚至用他的屁股撞撞我的屁股,我们玩得笑成一团,早就把不愉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接纳孩子
每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不管我们的孩子是什么样,也许调皮捣蛋,也许不爱学习,也许哭哭闹闹,全然接纳他,倾听并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然后用轻推的办法慢慢引导他往更好的方向去走。
在我们幼年时,我们的父母未必知道这个道理,当我们有不好的行为时可能会用打骂等错误的教育方法。不管我们的原始家庭曾经给我们留下了怎样的伤害,我们都不要深受其影响,把不好的教育方式不自觉地复制到对孩子的教育中,而要接纳、理解和引导孩子,开启新的家庭教育传统。
我老公有一个很严厉的爸爸,他小时候调皮捣蛋经常被他爸爸打骂,以致他心里对爸爸总是很恐惧,到现在见到他爸也是很有距离感,不知聊什么。后来我当了妈妈,我告诉他,孩子需要的是一个温暖的会接纳理解和引导他的爸爸。他果然做得很好,偶尔控制不住情绪时经我提醒后很快意识到错误,又积极地和孩子重建联结。
三、做孩子最好的玩具
孩子最需要的不是玩具,而是父母的全然关注,所以父母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三种高质量的陪伴
书中提到的三种高质量的陪伴:眼对眼、肩并肩、心连心。眼睛和孩子的目光保持交流,身体和孩子保持同一高度、心和孩子始终在一起。 家长都知道陪伴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可是多少家长又能做到高质量陪伴?
我家孩子的爸爸以前在陪伴孩子玩时经常身在曹营心在汉,身体坐在孩子旁边,手却拿着手机拼命刷,心不知跑哪去了。我给他好好上了一堂高质量陪伴的课。后来他每次陪娃前都主动把手机放在别的房间,在陪孩子时做到全然关注和回应孩子,陪伴质量高多了。
给予孩子能做主的特殊时光
我们需要给予孩子能做主的特殊时光,让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做一些事情。 有次去学校接孩子放学,他没像往常那样直接跟我走,而是用期盼的眼神望着我说:妈妈,我今天能不能自己选择走哪条路回家?我忽然意识到孩子心里的独立意识开始萌芽,很爽快地同意了。
他很开心地带着我东绕西绕,不走寻常路。先到一家小卖部买了个心痒已久的小零食,边走边吃,又绕到家附近的小公园,捡几片各种形状的树叶。回到家后他动手制作了一张很有创意的树叶贴画--钢铁侠开坦克,开心得到处展示。
庸常的生活中偶尔给孩子自己选择的机会,也许会给孩子带来出乎意料的快乐。
《游戏力养育》,如果你是关注亲子关系和儿童成长的父母,一定不要错过这本好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