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热点 > 正文

上网络直播学什么好

摘要: 上网络直播学什么好最佳答案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记录沉浸式学习、直播学习过程学习博主站在流量的风口,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

上网络直播学什么好

最佳答案 5367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记录沉浸式学习、直播学习过程 学习博主站在流量的风口,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海报新闻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上网络直播学什么好1

晚上10点,下晚自习的小雅推开家门,简单收拾后就坐到书桌前,打开平板电脑立在支架上,确认屏幕里的画面没问题,点击“摄制”按钮,开始镜头下的埋头学习。

她做完一份试卷并订正完大概要一两个小时,整个过程会被剪辑成1分钟左右的视频,最终发在某社交平台她的个人账号上。

小雅在安徽读高三。大半年来,这样的场景,几乎每两天都会出现一次,在网络上,她有另外一个身份——学习博主。

近年来,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像小雅这样分享个人学习过程的自媒体博主涌现。有考研时线上相互陪伴、鼓励的“研友”,有为未来发展筹备的大学生,也不乏为升学奋斗的初高中生。

这些博主们或以图文形式更新自己的学习日常,或录制视频剪辑记录“沉浸式学习”,或在直播间“直播学习过程”,讲述备战高考、考研等的学习经验。在部分平台,还有学习博主及其受众专有的交流频道。

当手机从“潘多拉魔盒”变为记录学习的工具

小雅开启学习博主之路“纯属偶然”。

去年1月,她随意发了一条记录自己写语文诗词作业的图文帖子,没想到被不少网友点评“写字好看”,收获了近2000点赞。随后,她补发了几篇与作业相关的内容,反响都不错。有粉丝问及一些学习方法的问题,小雅便开始分享记笔记心得、作文素材等“干货”。

一段时间后,小雅发现,不少“学习博主”的视频比图文帖子流量更高。在简单学习拍摄、剪辑技巧后,今年4月,小雅改用视频来呈现自己日常学习的场景。

录制一般在晚上回家后进行。脚本由妈妈帮助配备,剪辑和发布则由小雅亲自操刀。这些视频果然引来更高的流量。有网友留言说,隔着屏幕看小雅专注又认真地写作业,“自己学习也更有动力了”。

在河南,00后诺密比小雅早一年“入海”。她做学习博主起初是为了“提升自制力”。

2020年,当时读初三的诺密在家上网课,由于自制力差,她过上了昼夜颠倒玩手机、“应付式”上课的生活,“我也知道快要中考了,但就是一边焦虑、一边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她想到了学习时用手机录视频的办法,“在镜头下,仿佛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我,我可以克制自己的行为,变得专注许多”。

手机由“集各种诱惑于一身的潘多拉魔盒”一跃成为记录学习的工具,诺密的成绩排名不断上升,从初三时第一次模拟考试全市8000名外,到现在能稳定在全年级的前10名。

尝到了“甜头”的诺密,周末去自习室时也会带上录制设备。她一般从中午12点多学到傍晚6点。晚上简单剪辑后,一条“沉浸式学习”视频便完成了。

在广西柳州,高三学生庞琬瑄在寒假开启了“学习博主”之路,“最直接的是,录视频能让手机这个诱惑源被占用”。镜头给庞琬瑄带来了完整的长时间学习体验,这让她能静下心来梳理文科科目的知识点框架,然后转化成为图文内容,与视频一起发布在她的社交平台账号上。

发现写数学试题的视频流量数据较好以后,小雅会特意多写一些从前不愿写的数学题,成绩也有所提升。如今,数学在小雅眼里“没那么可怕了”。

这样的视频或图文内容分享仿佛带来一种“双向激励”。有了一定数量的粉丝后,一些学习博主由以往私人化的分享转向定期更新、持续输出。诺密保持着在假期也去自习室打卡的状态。慢慢地,她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节奏,没有镜头的时候也能保持专注。

“学习博主们真的在学习吗”

在长期关注的观众心中,学习博主提供的是一种“陪伴感”,类似于“电子陪伴”学习、“云”同桌的感受。“学习博主寻求来自外部的凝视,观众也在寻求来自学习博主行为影响下的无形的催促和监督。某种意义上,博主和观众其实在各取所需。”粉丝林玲说。

诺密觉得,和粉丝“互相陪伴的感觉很温暖”。她的账号有6万余粉丝量,之前有一名处于初三升学期的粉丝来找她咨询问题,后来她发现,这名粉丝随后也成了一名学习博主,从初三时一度颓废的状态走出来,考上了省重点高中。

不过,种种“正向反馈”之余,学习博主们也受到了质疑。

在天津一所高校读大三的星星从高中就关注了一些学习博主,在给喜欢的帖子点赞的同时,她有些疑惑:“那些好看的笔记、剪辑的视频应该很耗费时间,他们是怎么做到学业和课业相平衡的?”

在小雅和诺密的描述里,做学习博主,就是“把手机架起来录制、做自己的事就好”;剪辑视频借助软件操作“也简单”,经几次练习熟悉方法后,通常10多分钟就能剪辑好一条小视频。

尽管如此,迈入高三的小雅和诺密也坦言,“时间太紧张,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今年8月,一条“某初中学习博主坚持学习打卡、却未能考上高中”的新闻,引发一些网友讨论:学习博主们真的在学习吗?他们分享的内容真实性到底如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伴随访问数据、粉丝量的上升,面对由此可能带来的收益,有的博主选择了“造假”以博取流量。

近期,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打假学习博主”视频显示:一名博主总是录制5秒左右的视频,然后反复播放,配上励志字幕。观众粗略扫过难以察觉。被“曝光”后,网友们纷纷指责其系“假学博”。

对于这类“假学博”,有3年学习博主经历的汪雨轩印象深刻。她说:“有的博主盗取其他博主的音频、脚本,用在自己的视频里。”对这类侵权行为,汪雨轩发现后会直接向平台举报,同时提交证据。

“平台核实后,一般都会对侵权的视频进行下架处理。”她观察到,针对“假学博”,除了用户自发举报,平台也有相应的应对机制,对涉嫌造假的视频采取限流措施。

有的博主则借学习之名,行“卖货”之实。比如,发布内容时“不经意间”露出某款产品并表示“好用”,以此吸引粉丝注意。

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柳金曼曾是学习博主领域的忠实粉丝。她发现,有的博主“把学习当成了一种工作”:一名直播考研的学习博主每天从早上5点学到晚上11点,但考研考了3次还没考上。直播学习期间,该博主特意推介了不少产品,比如学习用具、考研资料。

回归“记录”初心

一些认真做内容的博主,确实发现过商机,或直接收到商家递来的邀约。

小雅就发现,自己账号发布的视频评论区中,有人会对她使用的文具或学习资料感兴趣,留言请她“给个购买链接”。做学习视频一个月后,她收到了商家的推广邀请,有辅导资料、网课等,也有书包、文具。

庞琬瑄的账号单平台粉丝量已超过10万。考虑到其中大多是学生,她基本只接自认为“对学习有帮助”的产品类合作。比如一些线上付费网课,她会学习一段时间后,将学习网课的过程录进视频里,以便向观众展示网课课程、学习页面等内容。

有的受访博主则表示,接到商家联系后,会对产品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根据产品质量或效果再决定是否合作。

是“坚持初心”继续认真做内容自我监督、激励他人,还是“另辟蹊径”博眼球、博流量?其间的平衡木如何走,成为眼下一些博主们正在摸索的问题。

“做视频是把记忆具象化成为实体的工具,让我在漫漫人生森林里,记住‘每一棵树’的名字。我也想把高三这个充满仪式感的阶段,收集到我的森林里。”高三下学期,庞琬瑄放学后在学校对面的出租屋里独自备考,对妈妈而言,这些视频在代替她记录女儿生命中重要的时刻。

就在这半年,庞琬瑄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有粉丝写长信告诉她,在视频的陪伴下,自己勇敢踏出了舒适圈;在读书笔记的激励下,他们也爱上了读书。

这让她觉得幸运:“读书、备考追梦,与朋友和家人相处,我获得了爱和力量,关注我的网友们也能因为我的视频满怀热望。”她想要做出更多有深度、有分量的内容,和其他朋友一起“改变世界”。

今年9月,庞琬瑄来到重庆开启大学生活。她的账号依然在更新,只不过和以往的单一记录学习类视频不同,生活相关的视频多了起来。她给自己的定义变为“记录者”,而不再是单向的学习博主。

“要对获得的流量和粉丝负责任。”面对上涨的粉丝量,诺密身上多了一种使命感,这逼着她不断成长。

诺密想报考传媒或商科类专业。“做学习博主增加了一点人生阅历,也帮我进一步明晰了兴趣与潜力所在。”她和不少品牌合作方打过交道,在交涉对接的过程中,发现品牌传播、市场营销这些都是未来自己想要深入的方向。

与庞琬瑄一样,等高考结束后,诺密打算做点儿和学习视频不一样的东西,“很多人都是想通过看视频来激励自己,视频里的‘我是谁’似乎不太重要。但高考后,我想让大家记住我这个人。”

正在深圳一所中学读高二的静雯,今年3月开始做学习博主,最初发的视频只有几十次甚至更少的播放量,这对她的自信心一度造成了不小打击。“数据的一点波动,都会影响情绪。”每天,她一有空就想打开手机,点进平台看看点赞情况。一段时间后,她突然意识到,这和“记录”的初心相差甚远。

“我作为学生,拍视频只是兴趣,最主要还是学习。”最近,她关掉了手机,调整好心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应受访者要求,小雅、诺密、静雯、林玲、星星为化名)

上网络直播学什么好2

近来,来自天南海北、身份各异的学习博主,让“学习热”推开了社交媒体的大门。他们或以图文形式更新自己的学习日常,或录制视频剪辑记录“沉浸式学习”,或在直播间“直播学习过程”,讲述备战高考、考研等的学习经验……在部分平台,还有学习博主及其受众专有的交流频道。

学习博主,让不少网友们大呼为“清流”。确实,随着资本与流量纷纷入局,短视频等平台充斥着大量或娱乐至上、或消费主义的信息漂浮物,在此背景下,学习博主不仅在细分领域走进了用户心坎,也折射出社交媒体平台向上向善的发展潜力。

当然,越来越火的学习博主并非是异军突起,其雏形早已有之。比如在短视频平台,很多网友会在学习时打开直播,让“全网人民”监督自己,或者与三五好友相约在线上会议室中打开摄像头,仿佛置身自习室。在很多平台,也会有网友更新一些学习心得、经验贴。

不同于其他领域,学习博主与用户的陪伴往往是双向的,作用力也是双向的。很多博主之所以迈入这个领域,是为了敦促自己学习。比如,有博主表示“在镜头下,仿佛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我,我可以克制自己的行为,变得专注许多”,有的则在网络平台记录自己的每一次成绩,见证进步的过程。很多用户也受益匪浅,他们有的从博主的勤奋、刻苦中汲取“精神氮泵”,转化成自身的学习动力;有的借鉴博主的学习方法、技巧,制订自己的学习规划,实现视野的延展与思想的扩容。

但是,潮流中也夹杂着需要过滤的沙石。有网友发现,平台中充斥了很多“假学博”,他们盗取其他博主的音频、脚本,用在自己的视频里,这些视频往往被剪辑得很短,再配上励志字幕,难以被察觉。还有的博主借学习之壳,行卖货之实,为了流量与收益而虚假宣传、贩卖焦虑,扰乱着网络环境与行业风气。

对此,平台务必守土有责,通过算法排查、人工标注等形式加强内容审核力度,对违规盗用他人视频、虚假夸大营销等行为严惩不贷。同时,要畅通举报渠道,做到“接诉即办”。广大用户则要擦亮双眼,提高分辨能力,不要误把“毒鸡汤”当作营养品。

学习博主的热度,也辐射出更多深层次思考。当下,社交媒体的分众传播进入专业化、垂直化阶段,学习博主依然活跃于一个较小的圈子中。未来,是继续坚持“小而美”的定位,锚住知识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投身于更广阔的市场?如何在流量面前守住初心,做到自身学习与观众学习的双赢?这都是需要回答的问题。对于广大用户来说,一方面要明白“看懂了不代表学会了”,无论解题技巧还是学习方法,都需“绝知此事要躬行”;另一方面,要把激励转化为行动力,把感动转化成能动,否则看再多的视频也只是浪费时间。

吕京笏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上网络直播学什么好3

晚上10点,下晚自习的小雅推开家门,简单收拾后就坐到书桌前,打开平板电脑立在支架上,确认屏幕里的画面没问题,点击“摄制”按钮,开始镜头下的埋头学习。

她做完一份试卷并订正完大概要一两个小时,整个过程会被剪辑成1分钟左右的视频,最终发在某社交平台她的个人账号上。

小雅在安徽读高三。大半年来,这样的场景,几乎每两天都会出现一次,在网络上,她有另外一个身份——学习博主。

近年来,在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像小雅这样分享个人学习过程的自媒体博主涌现。有考研时线上相互陪伴、鼓励的“研友”,有为未来发展筹备的大学生,也不乏为升学奋斗的初高中生。

这些博主们或以图文形式更新自己的学习日常,或录制视频剪辑记录“沉浸式学习”,或在直播间“直播学习过程”,讲述备战高考、考研等的学习经验。在部分平台,还有学习博主及其受众专有的交流频道。

当手机从“潘多拉魔盒”变为记录学习的工具

小雅开启学习博主之路“纯属偶然”。

去年1月,她随意发了一条记录自己写语文诗词作业的图文帖子,没想到被不少网友点评“写字好看”,收获了近2000点赞。随后,她补发了几篇与作业相关的内容,反响都不错。有粉丝问及一些学习方法的问题,小雅便开始分享记笔记心得、作文素材等“干货”。

一段时间后,小雅发现,不少“学习博主”的视频比图文帖子流量更高。在简单学习拍摄、剪辑技巧后,今年4月,小雅改用视频来呈现自己日常学习的场景。

录制一般在晚上回家后进行。脚本由妈妈帮助配备,剪辑和发布则由小雅亲自操刀。这些视频果然引来更高的流量。有网友留言说,隔着屏幕看小雅专注又认真地写作业,“自己学习也更有动力了”。

在河南,00后诺密比小雅早一年“入海”。她做学习博主起初是为了“提升自制力”。

2020年,当时读初三的诺密在家上网课,由于自制力差,她过上了昼夜颠倒玩手机、“应付式”上课的生活,“我也知道快要中考了,但就是一边焦虑、一边沉迷手机,无法自拔”。

她想到了学习时用手机录视频的办法,“在镜头下,仿佛有很多双眼睛在盯着我,我可以克制自己的行为,变得专注许多”。

手机由“集各种诱惑于一身的潘多拉魔盒”一跃成为记录学习的工具,诺密的成绩排名不断上升,从初三时第一次模拟考试全市8000名外,到现在能稳定在全年级的前10名。

尝到了“甜头”的诺密,周末去自习室时也会带上录制设备。她一般从中午12点多学到傍晚6点。晚上简单剪辑后,一条“沉浸式学习”视频便完成了。

在广西柳州,高三学生庞琬瑄在寒假开启了“学习博主”之路,“最直接的是,录视频能让手机这个诱惑源被占用”。镜头给庞琬瑄带来了完整的长时间学习体验,这让她能静下心来梳理文科科目的知识点框架,然后转化成为图文内容,与视频一起发布在她的社交平台账号上。

发现写数学试题的视频流量数据较好以后,小雅会特意多写一些从前不愿写的数学题,成绩也有所提升。如今,数学在小雅眼里“没那么可怕了”。

这样的视频或图文内容分享仿佛带来一种“双向激励”。有了一定数量的粉丝后,一些学习博主由以往私人化的分享转向定期更新、持续输出。诺密保持着在假期也去自习室打卡的状态。慢慢地,她适应了高强度的学习节奏,没有镜头的时候也能保持专注。

“学习博主们真的在学习吗”

在长期关注的观众心中,学习博主提供的是一种“陪伴感”,类似于“电子陪伴”学习、“云”同桌的感受。“学习博主寻求来自外部的凝视,观众也在寻求来自学习博主行为影响下的无形的催促和监督。某种意义上,博主和观众其实在各取所需。”粉丝林玲说。

诺密觉得,和粉丝“互相陪伴的感觉很温暖”。她的账号有6万余粉丝量,之前有一名处于初三升学期的粉丝来找她咨询问题,后来她发现,这名粉丝随后也成了一名学习博主,从初三时一度颓废的状态走出来,考上了省重点高中。

不过,种种“正向反馈”之余,学习博主们也受到了质疑。

在天津一所高校读大三的星星从高中就关注了一些学习博主,在给喜欢的帖子点赞的同时,她有些疑惑:“那些好看的笔记、剪辑的视频应该很耗费时间,他们是怎么做到学业和课业相平衡的?”

在小雅和诺密的描述里,做学习博主,就是“把手机架起来录制、做自己的事就好”;剪辑视频借助软件操作“也简单”,经几次练习熟悉方法后,通常10多分钟就能剪辑好一条小视频。

尽管如此,迈入高三的小雅和诺密也坦言,“时间太紧张,有时感到力不从心”。

今年8月,一条“某初中学习博主坚持学习打卡、却未能考上高中”的新闻,引发一些网友讨论:学习博主们真的在学习吗?他们分享的内容真实性到底如何?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注意到,伴随访问数据、粉丝量的上升,面对由此可能带来的收益,有的博主选择了“造假”以博取流量。

近期,有用户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打假学习博主”视频显示:一名博主总是录制5秒左右的视频,然后反复播放,配上励志字幕。观众粗略扫过难以察觉。被“曝光”后,网友们纷纷指责其系“假学博”。

对于这类“假学博”,有3年学习博主经历的汪雨轩印象深刻。她说:“有的博主盗取其他博主的音频、脚本,用在自己的视频里。”对这类侵权行为,汪雨轩发现后会直接向平台举报,同时提交证据。

“平台核实后,一般都会对侵权的视频进行下架处理。”她观察到,针对“假学博”,除了用户自发举报,平台也有相应的应对机制,对涉嫌造假的视频采取限流措施。

有的博主则借学习之名,行“卖货”之实。比如,发布内容时“不经意间”露出某款产品并表示“好用”,以此吸引粉丝注意。

华中科技大学大三学生柳金曼曾是学习博主领域的忠实粉丝。她发现,有的博主“把学习当成了一种工作”:一名直播考研的学习博主每天从早上5点学到晚上11点,但考研考了3次还没考上。直播学习期间,该博主特意推介了不少产品,比如学习用具、考研资料。

回归“记录”初心

一些认真做内容的博主,确实发现过商机,或直接收到商家递来的邀约。

小雅就发现,自己账号发布的视频评论区中,有人会对她使用的文具或学习资料感兴趣,留言请她“给个购买链接”。做学习视频一个月后,她收到了商家的推广邀请,有辅导资料、网课等,也有书包、文具。

庞琬瑄的账号单平台粉丝量已超过10万。考虑到其中大多是学生,她基本只接自认为“对学习有帮助”的产品类合作。比如一些线上付费网课,她会学习一段时间后,将学习网课的过程录进视频里,以便向观众展示网课课程、学习页面等内容。

有的受访博主则表示,接到商家联系后,会对产品进行一段时间的试用,根据产品质量或效果再决定是否合作。

是“坚持初心”继续认真做内容自我监督、激励他人,还是“另辟蹊径”博眼球、博流量?其间的平衡木如何走,成为眼下一些博主们正在摸索的问题。

“做视频是把记忆具象化成为实体的工具,让我在漫漫人生森林里,记住‘每一棵树’的名字。我也想把高三这个充满仪式感的阶段,收集到我的森林里。”高三下学期,庞琬瑄放学后在学校对面的出租屋里独自备考,对妈妈而言,这些视频在代替她记录女儿生命中重要的时刻。

就在这半年,庞琬瑄得到了许多网友的关注。有粉丝写长信告诉她,在视频的陪伴下,自己勇敢踏出了舒适圈;在读书笔记的激励下,他们也爱上了读书。

这让她觉得幸运:“读书、备考追梦,与朋友和家人相处,我获得了爱和力量,关注我的网友们也能因为我的视频满怀热望。”她想要做出更多有深度、有分量的内容,和其他朋友一起“改变世界”。

今年9月,庞琬瑄来到重庆开启大学生活。她的账号依然在更新,只不过和以往的单一记录学习类视频不同,生活相关的视频多了起来。她给自己的定义变为“记录者”,而不再是单向的学习博主。

“要对获得的流量和粉丝负责任。”面对上涨的粉丝量,诺密身上多了一种使命感,这逼着她不断成长。

诺密想报考传媒或商科类专业。“做学习博主增加了一点人生阅历,也帮我进一步明晰了兴趣与潜力所在。”她和不少品牌合作方打过交道,在交涉对接的过程中,发现品牌传播、市场营销这些都是未来自己想要深入的方向。

与庞琬瑄一样,等高考结束后,诺密打算做点儿和学习视频不一样的东西,“很多人都是想通过看视频来激励自己,视频里的‘我是谁’似乎不太重要。但高考后,我想让大家记住我这个人。”

正在深圳一所中学读高二的静雯,今年3月开始做学习博主,最初发的视频只有几十次甚至更少的播放量,这对她的自信心一度造成了不小打击。“数据的一点波动,都会影响情绪。”每天,她一有空就想打开手机,点进平台看看点赞情况。一段时间后,她突然意识到,这和“记录”的初心相差甚远。

“我作为学生,拍视频只是兴趣,最主要还是学习。”最近,她关掉了手机,调整好心态,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应受访者要求,小雅、诺密、静雯、林玲、星星为化名)

实习生 周雨萌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发表评论